念藥師琉璃光佛佛名要用台語念,平日都是以國語溝通,要如何做?

緣起理念與最新活動

藥師佛聖號持誦心要・音聲與氣脈的相應之道

關於持誦藥師佛聖號的音聲與身心相應,謹整理心要如下,供養大眾:


一、音聲與氣脈的相應

1. 方言古音・自然沉氣
使用台語、客語、山東、湖南等傳統方言誦念「藥師琉璃光佛」,因發音方式與共鳴位置,能自然引導氣息下沉丹田,使氣血調和,腦內啡釋放,身心輕安。

2. 國語發音・注意引導
若以國語持念,氣息易上浮,積於胸口,部分人可能感到煩躁或胸悶。建議可專注意念將佛號安於丹田或學習以方言輔助,使氣機自然下沉。

實修者分享:以氣入丹田之音持念,丹田發熱,久念身心舒暢。


二、持名常見問題與調適

問: 念佛時間長了,為何會頭痛?是否正常?

佟愛國老師答:
這並非正常現象,而是因過度緊繃頭部肌肉所致。
如同長時間緊握拳頭或舉臂,必然導致酸痛。
若持續強行緊繃,可能引發失眠或神經衰弱。

調心要訣:

  • 放鬆為本:呼吸調勻,全身鬆柔,不繃不僵

  • 意注丹田:將佛號與心念安住小腹,頭部自然放鬆

  • 唇齒微動:即便默念,也應保持唇齒微動之相,避免意念全鎖於頭內

推薦參看《如何念佛》《妙音居士學念佛》等教學,掌握鬆柔念誦之法。


三、實用建議・自尋相應音聲

  1. 多方嘗試
    各地口音雖有別,可多試幾種方言,
    找到最能讓自己氣沉丹田、心安神寧的發音方式。

  2. 善用工具
    若只熟悉國語,可請人以台語、客語錄製佛號,
    反覆跟讀,熟能生巧,心氣自然相應

  3. 重心在「心」
    音聲是助緣,根本在心念的至誠與專一
    若一時難以轉換口音,
    可先以意念導氣下行,配合放鬆,
    同樣能達身心安和之效。


結語・音聲為橋,心光為本

願我們在持誦藥師佛名的路上,
善用音聲,調和身心,
以鬆柔心,念光明佛,
聲聲入丹田,念念歸淨土。

南無藥師琉璃光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佛


若有疑慮或不適,不妨暫停調整,勿因執著形式而傷身礙心。佛法是安心之法,願您念得平安,誦得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