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經-8-5】
修持方法與相應文集
這「無盡所受」藥師佛都牢牢照顧我們,所以藥師佛在此方面不只幫助我們有形眾生,對於無形眾生的感受祂同樣的護念。無形界的感受並沒有比我們輕鬆,因為魔界群體之間爭鬥得很厲害,法力強的魔頭欺負魔子魔孫的情況也是很多,他們無形界實在也是有許多一言難盡之處,世俗人不知道而已。這真相誰知道呢?藥師佛知道。所以那些幽冥眾生在這些感受中,若能直接感受到當下佛心的覺受、智慧的感受、無盡大願善用的妙受,無盡所受嘛!無論是覺受、妙受或是大願受,這些善妙感受全都很殊勝。我們在無盡感受中,應該用佛心去轉業,否則我們這些無盡所受不只很苦,還很業,業不盡!我們有現在世,既然有現在世,就有過去世的無盡所受,這些帶來的因因果果的種子一點都不會漏失,留到這一世,叫做種子成熟,業緣成熟我們就感受,除了這一世的業緣感受,我們還有來生,來生又再來生。
這個無盡業感所受的輪迴很可憐!所以我們這一世這些無盡業感輪迴就要轉,凡夫的業感輪迴讓它去,佛心的智慧感受自己要提起來,自力堅定之後自自然然的佛力加持不可思議。記住!佛心是總持一切法大根本,在哪裡?在當下!要肯定哦!不是嘴巴說說而已。說大家都會說,我自己以前也常常說。我自己是在二、三十年前就講佛心,是最近這幾年回來這裡才真正肯定佛心的重要性。要肯定哦!實在認知,當下肯定,雖然是凡夫心,凡夫心即是佛心,所以這個妙是妙在這裡。
淨土法門雖然是易行道,不過行者自己都模糊不清楚,所以用模糊心修行,與彌陀的無量光頻率不相應,不是彌陀不護念,而是我們心模糊,雖說在念佛,凡夫心的頻率感應魔網,凡夫心魔所攝持。因為在魔網中,我們過去有很多魔邪印記卻不自知,那些印記一直沒有消除,這一世雖然念佛,用凡夫心印記不會消除哦!用佛心念佛印記直接就消除了。所以佛心肯定下來,那些凡夫心過去的魔印記就沒有了。否則若是我們生生世世不知道要信佛,也不知曉這些真相,那些魔印記就層層疊疊的烙印在我們身上,所以難脫魔網。這是藥師佛第九大願的原因,要「令諸有情,出魔羂網。」
還有一點,我們佛心善妙行,所謂善妙行就是利益眾生,此時地湧菩薩出世了。這是出自《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從心地生出了菩薩智慧。佛心就是從心地生出了我們自己的菩薩智慧,這當下佛心可以妙轉正法輪、大願法輪、人間吉祥法輪,所以佛心很重要。我們智慧當下、妙用當下,創造了美善、有價值、有意義的美好人生,這一世我們就是這樣走對了、做對了。我們在佛心中平凡處世,凡夫心變佛心其實是很平凡的,可是在平凡中有不平凡的藥師佛,琉璃光給我們加持、護念,所以這根我們要札得正。從哪裡札根呢?佛心大願札根。我們對藥師佛的十二大願熟練,介紹與人知道,這樣就好了。
我常說,我每一項都不擅長,我以前在道場時只愛講藥師法而已,就有人說我是問題製造者。當時我都是為有需要的人講第七大願,而第七大願就是屬於比較感應的大願。「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的人念藥師琉璃光佛,藥師佛護念他健康、平安、開智慧,而且衣食無虞,真是太好了。但是卻有人說這是迷信、這是怪力亂神、這是人間問題製造者。我現在常思索,若說是問題的製造者,源頭是藥師琉璃光佛的大願;若說是問題製造者,源頭是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藥師佛的大法。而我不是問題製造者,我都是依照藥師經而說、而行,藥師佛沒有騙人!釋迦牟尼佛沒有騙人!我也沒有騙人!所以我弘揚藥師法,是人間問題的化解者。
弘揚藥師法是化解人間問題,絕對不是人間問題製造者,尤其我們看到第一大願佛心起修,三十二大莊嚴相,琉璃光灌頂加持,我才領悟到藥師佛祂的殊勝。在第一大願藥師佛就建立了灌頂、佛心、大願人間善。過去我絕對相信佛教界說戒定慧,可是過去的戒定慧在這個時代很多是行不通了,因為戒定慧靠自力,行得通嗎?而藥師佛第一大願首先就是灌頂、佛心和大願,單單灌頂這一項就非常的受用,是對眾生不可思議的大護念。所以我們要珍惜當下、把握當下、要智慧的善用在當下。
「善用當下」就要札根在人間,因為藥師法、藥師願是精準智微妙大圓滿法。第三大願也是如此,若無藥師佛的「精準智」和「灌頂願」,我們是不得力的。祂這個願,簡單的說,希望讓我們每個世間人心想事成,「心想」就是佛心想好、做好、說好,所以能行得正,說得通。我常強調:心若善,念頭若正,善念大願人間,自然能依照藥師佛的第二大願「身善安住, 焰網莊嚴」,此時善名遠布,所以藥師佛很需要大家圓滿我們內心的佛心智慧領受一切,也圓滿我們知足善安穩在人世間,這個大願就是這樣的簡單。
問答時間
問:妙行道是什麼?妙行道妙在何處?
答:藥師法門是妙行道。妙在有「灌頂加持」,保護末法時代眾生修行不受障礙。這妙與不妙的關鍵在琉璃光注照:琉璃光灌頂、琉璃光加持和琉璃光護念。琉璃光是一切光中之王、願中之王,所以我們在修藥師法首要是對琉璃光的認知,我們要肯定,不要說:「啊!琉璃光我又沒看見。」我們念琉璃光,琉璃就是純潔、內外明徹、沒有瑕疵。這個妙行道我們要了解。
問:藥師經提到「極善思惟」,「極善思惟」是什麼?要緊嗎?我們要怎麼樣「極善思惟」?
答:「極善思惟」就是這第三大願所云,我們每個感受都是妙相應,在生活中佛心感受妙相應。所謂「妙」,就是善而不執著、空而不執著、說而不執著、行而不執著,這就是妙,這就是佛心妙。
而凡夫心的不妙在哪裡?凡夫心就是處處執著,一執著就被無形的作怪了,腦神經就壞了;一執著就會想了又想,一再的想,煩了又煩,也容易生氣,惱了又惱,整個身體健康就敗壞了,所以凡夫心不妙。佛心的妙關鍵在於執著或不執著,這個非常重要哦!我們要好好訓練。佛法不是說一說而已,現在佛教界都說我們修行最重要的是真如佛性,喜歡講真如佛性清淨、真如佛性空。但是佛法不只是這樣,空有它的絕對性,可惜「真如佛心」卻無人重視。真如佛心是妙用性的,佛心妙用。妙用在哪裡?妙用在無住,無住妙用,一執著就業用了哦!
我們要訓練無住。心入虛空我們可以自己去訓練,因為佛法都可以訓練的。心若空,人就安穩了;心若執著,苦惱就多了。我們要好好的善用妙用此心。
在此我言簡意賅說一說:佛心要有願,要記得,這個願是藥師佛的十二大願。我們自己不發願,但是要學習藥師佛的十二大願,這樣我們就是代佛發言,和藥師佛就是同心同願一家人了。
佛心有願,願中要有行,行要有大覺,這些要結合在一起。我們不要嘴說一回事,心想大願一回事,然後讀經時藥師佛的十二大願讀了就過去了。不是!我們願中有行,行中有大覺,大覺是什麼?佛心妙訓練。所以這個轉回來,名相不一樣,但是其意思是不離哦!
好!什麼叫做行中大覺?就是慈愛大覺普護眾生、慈愛大覺憫念眾生、慈愛大覺關懷眾生,也就是慈悲大愛。我們要訓練慈悲愛心,大覺中有慈愛就是以慈心、愛心和體諒來幫助眾生,這慈愛就是我們的真佛心。真佛心不離慈愛妙善行、真佛心不離慈愛妙善用、真佛心不離慈愛大願人間吉祥行,這個我們要訓練,所以佛心大願是人間吉祥行。現在佛法是末法時代,佛法中有正法就國泰民安;像法時期人心轉變,災害就來了;末法時期就是這個法快要沒有了,此時魔強法弱,法快要沒有了。在此末法時代,多災多難多苦厄,這些苦難與災害都是凡夫心造成的。那麼佛心呢?佛心是轉一切災害的根本動力,所以佛心很重要,佛心是人人都有的,當下的凡夫心即是佛心,就是這麼簡單。
我這裡有份新聞剪報,上面有五個字「果然有魔力」,我一看到這五個字趕快把他們剪下來。這「果然有魔力」裡面有魔子魔孫、魔兵魔將和小精靈等等,那時候我們看到小鈞的舌頭這麼嚴重的垂落出來,因為魔在她的身體作怪。其實魔作怪不只這樣而已,還有很多的手段。我們生活在魔子魔孫、魔兵魔將、大魔小魔、老魔、魔王、魘魅蠱道等等的作怪之下,用凡夫心真的是生生世世無法可逃離。這一世正好逢遇藥師法門,藥師法是直接說出了這最真實的脫離魔網和直破魔網的要領。現在末法時期,邪魔亂世間,實際上他們掌控我們人類,並且造成許多難以名狀的可怕天災地變。我們要怎麼樣辦呢?好!灌頂絕對要幫助培養出我們的大丈夫佛心。我們一定要肯定,灌頂幫助我們、引導我們、護念我們凡夫的罩門打破,妙開佛心門,絕對要幫助我們培養大丈夫的真法輪,真法輪轉動就是真法施。金剛經有說: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不如法施一句偈。法施的功德太大、太大了,我們要學習佛心當下,妙轉佛心法輪,這樣就對了。也就是要法施「灌頂佛心大法輪」,這就是藥師佛的第一大願。在這個時代,「灌頂佛心大願法輪」是很難遭遇的,它是虛空大地中最妙的法舍利、永恆的法舍利。
佛陀的舍利子寶貴嗎?是的。這讓我想起以前我曾供奉了舍利塔和舍利子,小塔裡面擺放了紅花和舍利子,後來才知道那些舍利子都是假的,最後都變成粉末了。當初是受某一個宗教團體巧言所惑才做這供養,所以我常說以這樣的手法欺騙人、欺騙法,縱然騙到了錢財,但是他們得到了什麼?業因、業緣、業果報!將來地獄果報多可怕!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藥師法門,它能大破魔邪、惡神、惡鬼煞,成就我們當下佛心大吉祥法輪,我們要純粹善用。
還有,我們世俗人常說:「有心就有福,有福心就靈了,所以福至心自靈。」但是若用凡夫心的福和靈,只是現在世而已,叫做世智辯聰,不究竟。要用佛心,真正培養我們當下佛心做人做事,這樣有量就有福,有福心就靈,福至心靈我們智慧就通。這個也要訓練,福至心靈是佛心真福報。
現在回頭再說第三大願。其實就是大吉祥大法輪、大吉祥妙法輪、大吉祥大威德成就法輪。我簡單的說,這就是密中密、妙中妙的大威神法。這大威神法首先就是幫助無形眾生遭受的苦惱能化解。其實這些無形的眾生,尤其是那些較低層級的,他們的遭遇和感受不比我們好,甚至是比我們還可憐。
此外,第三大願這大威德法也幫助有形的與無形的眾生都得到佛心菩提莊嚴大依靠。我們用凡夫心,縱然行善也是三世佛怨:第一世行善,第二世得福,福大業大墮落快,第三世就墮落了,這就叫做三世怨。在佛來說,世間凡夫行善是魔攝持,你福大業大墮落快,也是同樣魔網人。所以在華嚴經中佛明白的告訴我們,凡夫心行一切善,修一切法,也是不究竟,叫做三世怨,魔所攝持。若是佛心行善,頻率密應佛的頻率,和佛是同路人、一家親。所以佛心行善是無量功德藏,能成就菩提大圓滿;凡夫心行善是三世怨,魔網人。
第三大願是甚深、最妙、大殊勝、大威德、普護眾生的大願王,所以是「無盡所受」。我們看到藥師佛「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就可以得知這一願不是簡單的,不是藥師佛開世界大銀行,眾生想要什麼就有什麼,想要多少錢就有多少錢,不是這樣!佛教界把它錯解到這個程度我們無話可說,一開口就會被指責為批評、毀謗以前講藥師經的大德。我不敢毀謗,但是我不認同藥師佛第三大願是這麼狹隘,只是談錢錢錢,只是要滿足眾生求錢財的願,只是要培養眾生貪婪愛錢的心。大陸佛教界似乎是這樣在流傳,幾十年前我聽過很多大陸的學佛者說,第三大願就是要讓眾生要什麼就有什麼,要多少錢就得多少錢。
不對!此處我們要了解,修行是佛心唯上,佛心最重要。而第三大願有新創活化正能量,不信邪:不怕這些魔邪鬼怪,也不怕妄想。我們大丈夫起修,無論是心靈上智慧開發,或是物質上生活需要,藥師佛都護念我們,所以叫做妙威德法。所謂妙威德法,在物質上滿足我們的需要,但是要知足而且善妙用,不是說想要什麼東西、想要多少錢都滿足我們,那變成是培養墮落的貪婪心,那些講藥師法的人是把藥師法錯用了。所以重點我們要了解,盡量以佛心大願為主,它有非常殊勝的降魔法力。此外,還要帶入國際觀。為什麼我強調藥師法要有國際觀呢?看到魘魅蠱道藉著這次新冠病毒在全世界肆虐危害,太可怕!真的!藥師法要推展到全世界,唯有藥師法才有辦法能對治這些魘魅蠱道邪魔作怪,這是一個很圓滿殊勝的法門。
問:有老和尚講過種福田就是三世怨,但是他沒有講過佛心。而老師您是非常重視佛心的,為什麼?
答:因為佛教界就是把佛心、佛性、凡夫心籠統了,然而清楚明白佛心、佛性和業心這三項是最重要的。他們知道也重視佛性空,就籠統下去了。其實佛心和凡夫心一體,他們不知道;佛心和佛性一體,他們也不知道。佛性空,佛心空,業心也是空,空性一體。那麼日用呢?佛心是無盡妙用,佛性是無盡空體,而凡夫心是無盡業用,但是對於這業用、妙用和空體大家都不清楚,空體也是同樣空啊!然而因果不空,所以佛心是這三項裡面最重要的,但是佛教重視的只有佛性而已,大家都這樣強調真如佛性。
所以現在我們看到,大家都有佛心卻不自知,大家行善也很踴躍,可是凡夫心行善三世怨,可不可怕?所以佛陀就叮嚀了。從以前到現在,我很少聽到佛教界有注意這個問題。老和尚有說,可是他也有很多的模糊,尤其是對佛性、佛心和業心的認知方面。到後來老和尚也很相信外靈、通靈這些有的沒的,實際上這種事是有的,絕對有!一定有!但是多數人包括老法師都不明白其中的危害。只有我們佛心才能清楚這些,凡夫心說一切法也不圓滿。
問:可否講解「無盡所受」與「意生身」的差別?
答:這意生念、意生心、這意、這受想行識,到了受、想和意念,此時這些都一體了。這些在唯識宗都把他們分開,例如,這個感受是這樣、那樣……,其實是一體的,意、想是一體。
一般來說,意生身就是到了那無念,是屬於第七地以上第八地無功用體,那時候叫做無生體,第八地就是無生願嘛!無生願叫做大願智、願波羅蜜,到了那個時候我們不起動念,這一念起動念叫做意生身,那意生身它的程度是有功夫基礎到家所產生的變化身。
而我們因地是意生念,意生念和意生身不同哦!意生身是功用到家,叫做分身遍法界,它到七願以上,八願、九願、十願這些都是果地功夫到家了,但是現在我們佛教界糟就糟在因地修法時就談果地的修法,很多人就墮入魔網。我們因地修法不怕念頭,善用念頭,活用念頭,大願念頭當下在佛心,這和無盡所受有關,現在我們是無盡所受的哦!我們不是意生身哦!意生身是沒妄想,沒念頭了。以觀世音菩薩為例,現在這裡有人在念祂的名號,祂的意生身馬上就相應了;又譬如地藏菩薩,現在有人在念祂的名號,祂的意生身有辦法到那個果地菩薩佛位,祂們意生身大作佛事了,本體沒有動哦!
我們現在不是,我們有念,我們也要走到位了才能做啊!我們是因地,所以我們是在無盡所受中,而「無盡所受」是藥師佛不可思議的、很微妙的護念,讓我們在一切感受中不忘訓練「佛心妙受」。這裡祂暗暗叮嚀我們要佛心妙受,從哪裡建立呢?從佛心建立。因為藥師佛在這裡為我們示現,我常說藥師佛是以身示願,以願示教,以教來引導我們學習,學習祂無量無邊的智慧方便,在這感受中、無盡所受中去活用。
我們讀經,認知了無盡所受活用,我們也要訓練啊!要訓練無盡所受啊!無盡所受有它的方便與智慧,它的智慧方便是來自無量無邊,這是一體的,所以我們也要學習無盡所受的方便智慧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這是藥師佛以教來為我們指示,修行就是這樣修,不是修到一切都是空空空!這樣對不起佛菩薩,我們要訓練、學習祂的妙用無盡。
你所提問的無盡所受、意生身和修行的重點很重要。我們現在要修的就是要在無盡所受中去佛心感受、接受、妙受、智慧受,不要用凡夫心去癡迷業受,或是以邪魔鬼神怪去雜亂錯受,那就不好了。癡迷業受不好,雜亂錯受也不好,我們要以佛心覺智感受、佛心覺智妙受、佛心覺智無量智慧方便智受來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這些都要接受。
要記得:隨緣住,真心不變!要多訓練,這樣就是佛心大丈夫,大丈夫就是三十二莊嚴相,我們時時刻刻要在當下修法,所以這個法是叫作「法威智跨緣堅轉」。轉什麼?轉進大威德法布施。所以不是只有人的感受而已,那些無形衆生的感受藥師佛都護念到哦!在此要記得「跨緣轉受」,大家好好的珍惜。

🙏佛心:佛心真空妙有,妄想執著分別皆能無盡善用,轉化為念念向正,念念向善,念念向著光明,無私大愛,體諒關懷眾生的心,這也是和藥師佛灌頂頻率相應的心。
🙏凡夫心: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妄想執著分別等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