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持方法與相應文集

另外,我跟大家報告:有一天我剪報時看到一篇佛光山人間福報的文章,裡面有談到「尋根」兩個字,旁邊有一些說明文字寫著「人人本具佛性」,所以尋根的目的是在學本具佛性。傳統佛教這樣的說法對嗎?只是對一半!為什麼呢?我常說:「我們的佛性和佛心是一體,空性一體,但是用就不同了。」釋迦牟尼佛在金剛經裡說:「如來無所說法。」如來就是佛性,而如來無所說法,那麼無盡法是誰說的?佛心!因為本具佛性是本來空性,它的空性是沒有生滅、不起動念,更是絕對絕對的清淨不動,這是佛性空。那麼佛心空呢?佛心空是大願無盡、妙用無盡和善用無盡,雖然是空體,可是妙用無盡。可惜我們傳統的佛教不知道,其實佛心是坦蕩蕩的,佛心是空性,可是它的妙是自在不執著,過了就算了。這個佛心妙用我們要重視,否則都容易落入魘魅蠱道和邪魔的作怪操弄,這個很恐怖。

 

現在回頭來說一個小典故。過去久遠劫前,釋迦牟尼佛和彌勒菩薩在因地修法時有一段時間兩人是師兄弟。那是在一切度王佛弘化的時代,有兩位比丘,一位是精進辯比丘,一位是德樂正比丘。精進辯比丘心念專注的聽法,很快就契悟,當下證得菩薩的果位,具足一切神通妙用。而德樂正比丘總是提不起精進修行的動力,一坐著就想睡,敵不過昏沉與瞌睡,所以還是一事無成。一日德樂正為了對治自己瞌睡的煩惱,於是走到蓮花池邊的石頭上結跏跌坐。他發奮努力,可惜經過了一段時間後他的意識又漸漸的開始模糊、昏沉。

 

為了善護念德樂正比丘的道業,精進辯比丘顯發神通,化身為一隻蜜蜂。這蜜蜂故意在德樂正比丘的身邊嗡嗡嗡的飛來飛去,讓他無法昏沉。清醒之後,他又繼續用功。這時候蜜蜂停在鮮粉色的蓮花瓣上吸食花蜜,飽食後的它不知不覺的睡著了。清風徐徐吹過,失去覺性的蜜蜂連翻帶滾的掉落到池水中,它奮力的泅泳掙扎,終於飛出池水中。

 

此時德樂正比丘終於明白,蜜蜂的干擾是為了幫助自己提起修行的道心,而它示現貪吃、昏沉、陷於池水,是為了讓自己明白不認真修行的果報。德樂正比丘由衷的感恩蜜蜂的巧智,就像是菩薩的大慈大悲,處處引導著自己奮發前行。精進辯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而德樂正是彌勒佛菩薩的前身。

 

真正的精準菩薩要護念自己或是護念別人,就是要時時刻刻製造機會幫助自己讓凡夫心過去,不過好的我們要珍惜。在人間現在我們不用怕,過去我弘揚藥師法,大家都不重視,他們把藥師法當成感應增上緣法而已,說 這法不究竟,只會一直講感應,還一直叫人念藥師佛。其實我有我的堅持,因為我知道藥師佛是絕對殊勝的。我們要好好的想想祂的殊勝,你們看三寶佛,藥師佛(右尊)第一位,第二位釋迦牟尼佛(中間),第三位阿彌陀佛。大家想想,藥師佛若是不好,怎麼可能稱為三寶佛第一位呢?好!我慢慢了解佛心之後,我就肯定這法門重點是佛心,但是那時候對於佛心起修,知道是知道,也不像現在那麼的重視。現在是老婆心切,一直強調。那時候我知道雖佛心起修,但是弘揚佛法的熱心熱騰騰的,彷彿鐵都能熔化。現在回想起來,我那時候所寫的法有些是不圓滿,不過十地法寫得很殊勝,以傳統佛教來說很圓滿,現在拿來看覺得很好很好。

 

所以藥師佛現在我們肯定了、認知了,「佛心在當下」我們能承擔了,我們要精準的精進把握,因為這是一個大總持,也是我們高級靈魂的提升。因為凡夫心的靈魂是低級輪迴,而我們佛心的靈魂是高級的提升。這時候我們的大光明心要強有力,自己要培養這個強有力的佛心,我們要很珍惜、很活用、很妙用它。靈活妙用處在哪裡?在當下!在當下就學習剛才我說的那隻蜜蜂的靈活善巧。釋迦牟尼佛祂為了讓德樂正比丘修行不昏沉懈怠,化作一隻蜜蜂去提醒他,蜜蜂貪吃、昏沉、陷於池水的種種示現,都是要點醒德樂正比丘不認真修行的結果,也同時激勵他努力修行。

 

所以我們佛心起修,不要很冷漠,也不要僵硬呆板不靈活,對著這時代可憐的年輕孩子,有時候我們還要學學講些小故事,說說釋迦牟尼佛的典故,或者運用歷代的故事來引導這些孩子了解:念藥師琉璃光佛他們就脫離了魔網,因為藥師佛的加持力下這些暗傷害和卡關自然而然就沒有了。我若想到平均每12個小時台灣就有一個青少年輕生,想到現在孩子們承受讀書的壓力、環境的壓力和種種誘因,心裡就很不捨。這些傷害都是那些邪魔製造的,所以我們修佛法要修真的,才能有所助益。這個藥師法是直轉,是直接哦!不是迷信哦!以前我們說念佛,大家都說迷信,現在不是哦!直接你的心念你的佛,你的佛是什麼名字呢? 琉璃光佛!藥師琉璃光佛是這尊佛,但是你若知道你的心念藥師琉璃光佛,那個心是佛心,琉璃光自然就照下來了。因為第一大願琉璃光是普照、遍照嘛!祂的普照、遍照是絕對的,我們感應到,那麼這時候外來的干擾就沒有了。所以我也很感謝藥師佛。

 

昨天還有兩位打電話來,他們這星期要來找我。我跟別人說的與跟你們說的都是一樣,不二法。有賺錢嗎?我絕對不會因此賺錢,我要的就是大家的佛心慧命趕快能夠自由自在,不要再被這些邪魔、惡鬼所束縛。藥師法我現在定位是大慈濟法,後面的經文會說到世間慈善,要幫助衣食匱乏無著的人,佛教團體慈濟就是以這宗旨起家的,但是世間慈善不只是這樣而已,還要加上佛心。

 

另外,我們平時在修法有一項最重要:自己的大腦要照顧好。因為魘魅蠱道的作怪就是從大腦下手,我們大腦意識裡若有那些過去不好的凡夫執著的壞習慣或習氣,都要清除得乾乾淨淨,一點點都不能留下,因為那一點點就是他們邪魔法力的下手處。縱使是小魔就有法力了,而他們的法力作祟都是在大腦下手,所以我們若不好好把自己理乾淨,我們過去八識田中那些業習種子就容易感召魔的干擾。剛才我說過,觀念和習氣若能拿掉,業力就轉,我們此時的真佛心雖然和凡夫心同一個心,但是觀念不同了,那些凡夫的觀念和習氣轉變以後,佛心做主,就是真的人間活菩薩。

 

所以不要有懷疑的心,佛經有說「疑心生暗鬼」,疑者不感應佛心相應法。以前禪宗說:「大疑大悟,小疑小悟。」那是因為他們靠自力要悟這個心,悟了這個心之後,還要大用大死一番。要大用這個心,那太辛苦了,而且那些無形的虎視眈眈太可怕,行者拿他們沒辦法。我們修藥師法,琉璃光護念,現在我們知道自己的佛心在當下,把自己凡夫心不好的觀念和習氣作一個大翻轉,叫做大活在現前。這是藥師琉璃光佛因地看到眾生修行苦苦苦!慘慘慘!難難難!祂才發了大願,要讓我們得到這麼單純直接的法,可是眾生不重視。 

 

彌陀呢?祂是看到眾生在濁地修行難得成功,才創造極樂世界,讓大家去極樂世界好好的修行。藥師佛的琉璃淨土和彌陀的極樂淨土是一樣的好,但是藥師佛有一項不同,祂引導我們因地修行就要清楚佛心起修,因為用凡夫心修仍是問題層出不窮,困難重重。尤其在最初我們凡夫都還會懷疑藥師佛這麼好嗎?藥師佛是真正這麼殊勝嗎?藥師佛是真正這麼稀有難逢嗎?我們在苦難中訓練自己,以大願佛心行動力在紅塵中轉正法輪,這樣和佛的相應力最妙最妙,時時刻刻相應,這一點要記得。我們在苦難中很久了,這時候我們遇到藥師佛,苦難中訓練,雖是吃苦,但是希望光明。大願佛心要付出行動,再來幫助更多的人。我們不要忘記,在這紅塵中真正的正法輪就是佛心起修,大願人間吉祥行。這佛心的靈活力是我們每個人自己最真實的寶貴資產,要共鳴起來。自己的佛心要拿出來,不要把佛心當垃圾,反而把凡夫心拿來當作寶,那就慘了。凡夫心垃圾要丟棄,佛心才是真正的珍寶。要知道,覺性寶:佛心,而法性寶我們微妙用在當下,佛心合和用,大腦神經意識佛心一轉變,我們這身體就是淨寶了。佛心三寶在哪裡?在當下是!要好好的珍惜。

 

問答時間

 

:第一大願中,「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莊嚴其身。」那個「其身」是不是就是藥師佛莊嚴自身的意思,也就是說藥師佛要先以「八十隨形好」莊嚴自己後,再叫我們跟祂一樣,如佛無異?

 

答:不是!不是!不是藥師佛莊嚴自己,藥師佛本來就這麼莊嚴了,祂是要莊嚴我們凡夫心變成佛心,祂的大願統統都是要幫助我們。「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耀無量無數無邊世界」,祂這光明就是要幫助我們三十二大丈夫相、要幫助我們佛心起修、要幫助我們肯定。這個「以」字 不是指祂自己,而是要幫助我們的意思,以做。

 

祂成佛時早早就三十二大丈夫相了,早就已經莊嚴了,所以不是要莊嚴祂自己。「以三十二大丈夫相」祂是要幫助我們人人都三十二大丈夫相,都是佛心起修。對於三十二大丈夫相,傳統佛教都解釋為釋迦牟尼佛的三十二大丈夫相,其實藥師佛的願是要幫助我們人人就三十二大丈夫相起修,我們的佛心起修是因地三十二大丈夫相哦!藥師佛幫助我們這樣,我們要肯定、認知、承擔,這樣自己能夠承擔,自己莊嚴自己,就能和藥師佛一樣的殊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