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經-8-1】
修持方法與相應文集
藥師法確實是一個微妙、難得遇的大法,我們現在有幸遇到了。
現在先解釋師兄所問的四種問題(關於「心入虛空」)。確實,我們修法可以訓練「心入虛空」的境界,要怎麼做?有什麼要領?當初,我都利用深呼吸,兩臂在身側打開約30度伸展,此時心就自然開闊了。丹田吸氣,眼睛閉上,感覺到那光注照,心就入虛空,這是一種前方便。其實本體就入虛空了,本體就是佛性空,只是我們不曉得而已;知道了,我們將它承擔,我們的佛性空體就是如虛空。此時佛心呢?佛心要去相應。佛心要相應,就像我剛才做的,感覺心開闊,利用深呼吸,丹田吸氣,然後吸氣停一下,自然可以感覺到光照--琉璃光注照,呼氣,深呼吸。這是一種方便,說實在的,我自己以前在傳統佛教的時候就這樣訓練,因為傳統佛教很注重「心如虛空」,不是入虛空,是心如虛空。
記得有一次我去花蓮,見到我們的柯老師,他八十幾歲了,一看到我他的眼淚就一直流個不停。我問柯老師見到我為什麼要哭,他說他一輩子講法,有一法一直都沒有講過,但是這法很重要。我問:「是不是『心如虛空』你沒有講過?」他說:「是啊!是啊!你怎麼知道!心如虛空很重要。」我說:「沒關係啦!你沒說就沒說了,現在你念佛往生才是最要緊。」其實,「心如虛空」這件事情許多的網站或是這些傳統佛教都很重視。
好!傳統佛教重視心如虛空,我們要肯定每個人的佛性是如虛空,這個是無形的本質。我現在說的是用我們的佛心來訓練,這樣訓練就好了,不要去執著。我們把心如虛空活用在生活中,心開闊,人就安,這很重要。佛心妙用很自然。我們要知道,「空」這一字就是它絕對是不變的、永恆的,而永恆不變的空運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就是「妙」。妙在哪裡?就是不執著!所以佛心妙用不執著就是這樣。
佛心妙用不執著,當下是!這「當下是」的凡夫心和佛心都是同一體,只是觀念不同。凡夫的觀念叫做什麼?我今日會仔細談到,這個凡夫的「無盡所受」的受的內涵叫做「迷癡亂受」;而我們不是!我們是「佛心覺受」,其主要的內涵就是「極善思惟」。佛經裡面只有藥師經有說「極善思惟」,極善是什麼意思?其實很多人都談到空的極善,而空就是沒有,傳統佛教如何會有這空的極善,最後我是將其轉到藥師佛的妙用極善。
妙用極善就是訓練自己對事我們有很深遠的知見,也就是我們要了解,我們輪迴在這六道無盡的生生死死中,過去我們都無所謂,但是現在我們一定要很慎重,自己對自己說:「這一生有幸遇到藥師法,千萬不要錯過了,又再受生死輪迴之苦。」
生死輪迴有一項特色就是「隔胎之迷」,我們因此忘記了以前怎麼修行。還有一項,魔邪鬼怪和魘魅蠱道他們早早就給我們做印記--無形的印記,我們在這生死苦道中都被他們印記、定位做他們的魔子魔孫,我們在這六道中,都脫離不了這魔的操縱。其實,我說他們魔為了要操縱眾生這樣給我們印記,有時候他們自己也是被束縛,他們束縛我們,自己也被束縛;他們束縛眾生、擾亂眾生,他們自己也是被眾生給束縛著,這個不好。
所以「極善思惟」就是要想得微妙,妙在哪裡?妙在「凡夫心即佛心」。凡夫心是不妙,而且是大大的不妙,因為起心動念就是自私小愛,小鼻子小眼睛,惹來許多是是非非;而我們佛心則是訓練這個心廣大,廣大的空心活用在日常生活中就不執著,不執著就是妙,執著就是不妙,這一點很重要。
妙行道、易行道和難行道的差異在哪裡?其實傳統佛教說過難行道和易行道這兩項,妙行道則是我增加上去的,在此為大家再作一番解釋。佛教中談「難行道」,如此命名就是因為這條修行的道路很不好走。禪最重要的就是要明心,一般都把禪、靜坐和空連結在一起,其實這只是表象,不是真的禪。真正的禪宗要明心、要見性,明心見性是禪。其實禪心和佛心也是一體不二,但是禪是靠自力,很危險,而且靠自力在這末法時代行不通。因為佛陀說過,在這末法時代,億億人修行難得一人得度。此外,在這末法時代是魔強法弱,「魔高一丈,道高一吋」,也有人說「道高一尺」,可見在末法的此時道是這麼的渺小,所以難行道行不通,而行不通的主因就是魔邪猖獗。娑婆世界到了末法時期,這些魘魅蠱道作怪很可怕。為什麼可怕?因為他們都喜歡欺負人類,而人類被欺負很無奈,卻也很無知,不明白這個事實。所以,我們今日第三大願的講解就是直接要說出「妙行道」的重要大法。
難行道在這個時代行不通,不過我們佛教界對這個法門成法是很重視的。對!大家知道佛法是心地大法,心地大法重點就是禪,禪就是在談我們的佛心地。佛心地在哪裡?在當下!本來在當下!我說一個比喻:有一次我去花蓮,友人帶我去某個禪堂參訪,禪堂裡掛了一個木雕的牌匾,上面刻了「活在當下」四個字。我看了看,問禪師說:「若在當下是凡夫心,要怎麼樣?」他答不出來。
其實,活在當下就是佛陀所說的「覺智妙修」,也就是藥師佛第三大願中的「無盡所受」。我們要知道,「無盡所受」是每個人生活中免不了、離不了的一切感受和用物。用物是物質,所受是精神面。人道有精神面,天道、阿修羅、甚至魘魅蠱道這些也有精神面,所以包括畜生道他們也有暗內的精神面,叫做「雜亂受」或「迷癡亂受」,而我們佛心就是「覺智感受」。
再來說易行道。他們易行道行者念阿彌陀佛,簡單就可以受益,念阿彌陀佛就可以往生,解脫六道輪迴,看起來是很簡單、很容易的事情。其實,簡單也是不簡單,易行道也有很多困難。我們有心要修行,很多看不到的那些邪魔鬼神、魘魅蠱道不放過我們啦!多生世以來,我們已經受到那些邪魔鬼神印記的控制, 所以眾生修行難脫離六道輪迴。
那麼藥師佛「妙行道」妙在哪裡?妙在琉璃光可以消除印記,琉璃光的加持讓我們佛心起修。要知道,佛心起修和佛菩薩是同路人,這樣就容易成就佛道;若是凡夫心修行,就像我經常提醒的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以凡夫心行一切善,修一切法,都是魔網人,魔所攝持。所以藥師佛第九大願欲令眾生出魔羂網,所謂「羂」是專用於捕捉獸類,而「網」多半用於魚類,而我們眾生難脫羅網,因為這些羅網都早早有邪魔印記,也就是魔無形的在我們的靈魂印記。

🙏佛心:佛心真空妙有,妄想執著分別皆能無盡善用,轉化為念念向正,念念向善,念念向著光明,無私大愛,體諒關懷眾生的心,這也是和藥師佛灌頂頻率相應的心。
🙏凡夫心: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妄想執著分別等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