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經-5】
修持方法與相應文集
末法時期,也正是《藥師經》中所說「像法後轉末法」的時代。這個時期的眾生,災難多、心不單純,貪嗔癡慢疑的濁氣上沖於天,於是天災地變、人厄橫禍接連而起。整個人類心地的污染,已使天地失衡。然而,在這樣的時代,藥師法門並非普通之法,而是極殊勝、極圓滿的大悲法門。只是世間常有人誤以為這法門僅能得現世之樂、非究竟之樂。其實,這正是誤解了藥師佛的大願深意。
現世安樂,正是修行的根本。若現世身心不安、貧病相纏、憂苦不止,又如何靜心修道、如何定慧雙運?佛門中常言:「體健道自隆。」身心若能安然,行者方能密證相應。藥師佛的大悲,就是慈憫眾生修行之難,為我們備妥安穩之緣,令現世得樂、世緣盡時無病無痛、安然往生淨琉璃世界,乃至十方佛國。
《佛說灌頂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中也說,若有願往生十方淨妙佛國者,藥師佛皆「隨心滿願」。乃至有人願生諸天、或願再來人間轉大法輪救苦救難,藥師佛亦皆護念,使其道心不失、常與明師同行同願,共在人間轉大悲大願輪。
因此,藥師法門不止「現法樂」,更具「究竟樂」。當我們現世得安樂,便能以清明心觀照佛心,明心見性。當下花開見佛,即是見自心中智慧的光華、菩提的心花。這樣的法門,豈不圓滿至極?
佛早已慈悲開示,《無量壽經》云:「忍辱精進,慈心專一,齋戒清淨,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娑婆之修,一日勝極樂百年,因為這裡有苦、有磨、有緣起覺悟的機會。若能依藥師佛十二大願修行,則在心中建立堅固的大願菩提光明道,化度人間可憐眾生,於菩薩行中練就成佛的智慧,真是無比殊勝!
藥師法門之美、之深、之微妙,真是「稀有再稀有」。文殊菩薩以大悲心請佛開演諸佛本願功德,為拔業障所纏有情而請法,正是憐憫像法時期眾生剛強難化。如今我們能聽聞釋迦牟尼佛的法語,正是因佛於因地修行時,以頭目腦髓布施,與眾生結下不可思議的法緣。能聞是法,已是如來大加持。
接下來,釋迦牟尼佛將要介紹藥師佛無盡的菩薩道與殊勝大願,我們應當「極善思惟」,以佛心觀照佛法,以佛願提起佛行。佛在經中說:「極善思惟,當為汝說。」這句話,正是佛陀的密意與叮嚀——修道之人,應以佛心去想、去悟、去行、去說。唯有佛心,能極善;唯有佛心,能契入藥師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