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經-4】
修持方法與相應文集
佛陀入滅之後,金棺停放在精舍。當時大迦葉尊者正在南方弘法,忽聞佛陀入涅槃的消息,連夜趕回,七天後抵達佛陀停棺之處。那一刻,大迦葉尊者走近金棺旁,忽見佛陀的金棺蓋微微浮起,隨之,佛陀的雙腳緩緩伸出棺外。眾弟子見此異相,皆驚疑不解──佛陀已入滅多日,今日竟現此瑞相,是何意也?
唯有大迦葉尊者會心明白,合掌跪地,含淚抱著佛陀的雙足,深深頂禮。按理說,阿羅漢聖者已無情識起伏,心不為境轉,但在這一刻,慈悲感恩之淚仍然盈眶。尊者低聲說道:「慈悲的佛陀!偉大的佛陀!您的教誨、您的叮嚀,我必當傳達給後世弟子──要腳踏實地修行,不捨人間善,不捨護念眾生的菩提大根本。」
說罷,佛陀的雙足緩緩回入金棺,隨即以三昧真火自焚化身,光明遍照十方。這一幕,成為弟子心中永恆的記憶,也象徵佛陀將無盡慧命留在人間。
我們回顧佛陀一生的示現,應當深懷感恩──報佛恩,最真實的方式,不在於供養香花,而在於依教奉行。今生能聞藥師法門,是宿世善根成熟、佛力加持的緣分,應當倍加珍惜。
佛陀說:「此法專為像法、末法時代而說。」因為末法眾生心亂、苦多、業重,若無大願法門相扶,很難得度。藥師法門正是釋尊慈心所留,以十二大願化現成佛心的光明力量。它能幫助眾生在痛苦中重拾信願,化解障難,修成菩薩人格,走出光明之道。若藥師正法得以弘揚,則末法之劫化為正法,眾生提起佛心修行,正法自然興隆。
接著,《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正式開展: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遊化至廣嚴城,住樂音樹下。」
廣嚴城土地肥沃、民風純善,是象徵福慧雙修的淨地;而樂音樹下的說法,則代表**佛陀以自然為道場,融慧於境,演說最圓滿的慈悲真理。此刻,大智文殊菩薩繼承佛陀大願精神,觀察末法眾生苦惱、業障、厄難沉重,於是起身合掌,恭敬祈請佛陀:「惟願世尊,為我等演說諸佛本願功德。」
「惟願」二字,表最深的一心──修行若無真心誠意,則一切善法難成。唯有一念至誠,方能承佛慧命、轉眾生心。
佛陀聞言,歡喜微笑,讚歎兩聲:「善哉!善哉!曼殊室利。」這讚歎代表無限慈悲,也象徵法脈即將啟動。文殊菩薩,法號曼殊室利,意譯「妙吉祥」,乃七佛之師,亦為釋尊之智德象徵,故稱「法王子」。童子之心,純真無染;法王之德,利益無邊。
佛陀接著說:「汝以大悲,勸請我說諸佛名號、本願功德,為拔除眾生業障,利益安樂像法時代有情。」這一段經文,便揭開了藥師法門的根本因緣──以悲願度苦,化黑暗為光明。
每一尊佛的法運皆分三期:正法、像法、末法。
正法一千年,分二小期:第一期為「解脫堅固期」,行者離佛不遠,依戒奉行,悟證者多;第二期為「禪定堅固期」,人心淳厚,修行者精神統一,易得禪定大解脫。之後為像法時期,亦一千年,同樣分二期:第三期為「多聞堅固期」,佛法流布各地,弟子廣學經論;第四期為「建廟造塔堅固期」,重外相福德,少內修功夫,法意漸淡。再往後,便是我們所處的末法時期,亦名『鬥爭堅固期』,共九千年。此時人心紛擾、是非交纏、信心衰微,故佛陀特開藥師法門,以琉璃光破暗,以大願化惡,以真心引導末世眾生成佛之道。



